添加日期:2025-03-19
使用虚拟币进行赌博是属于违法行为,虚拟币本身不是违法的,利用虚拟币进行赌博行为就是属于违法,不同国家有不同法律规定,遵守法律法规,远离赌博。
行为定性依据
使用虚拟货币参与赌博活动(如网络赌场、竞猜游戏等)被《刑法》第三百零三条明确界定为赌博罪,无论赌资形式是法定货币还是虚拟货币,均构成违法。
司法实践中,虚拟货币的匿名性常被用于掩盖赌博行为,但交易记录仍可通过区块链追溯,成为定罪关键证据。
刑事责任标准
普通参与者:以营利为目的参与虚拟货币赌博,涉案金额达5000元即可立案追诉,最高面临3年以下有期徒刑。
组织者/平台方:开设虚拟货币赌场或组织聚众赌博,量刑起点为5年有期徒刑,情节严重者可判处10年以上刑罚。
行为边界案例
合法行为:个人持有或非营利性转让虚拟货币,如朋友间赠送少量代币,通常不触发法律责任。
违法红线:通过虚拟货币进行杠杆合约交易、传销式代币发行(ICO)或操纵市场价格,可能被认定为变相赌博或诈骗。
法律属性
虚拟货币在国内被视为一种特殊的互联网商品,其交易本身合法,但缺乏法偿性与强制性,不属于法定货币范畴。
合法持有和交易虚拟货币需符合监管要求,例如在合规平台进行且不涉及非法金融活动。
合法与非法边界
若仅作为投资标的或技术载体(如区块链应用),不涉及欺诈或非法集资,一般不构成违法。
欺诈行为特征
虚假宣传:虚构项目背景(如“国家试点”“央行合作”)、伪造文件或数据夸大收益,隐瞒风险诱导投资。
操控交易:通过伪造交易平台、人为操控币价涨跌,制造虚假繁荣后关闭平台卷款潜逃。
主观故意与客观后果
需满足《刑法》诈骗罪要件:主观上以非法占有为目的,客观上实施欺骗行为导致他人财产损失。
例如,以“高收益理财”“内幕消息”为诱饵骗取资金后失联,即构成诈骗。
虚拟货币本身不构成诈骗,但以虚拟货币为工具实施欺诈行为(如虚假项目、操纵市场、非法集资)则属于诈骗犯罪。投资者需警惕“保本高收益”话术,优先选择合规平台,并保留交易证据以应对潜在风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