添加日期:2025-03-19
玩虚拟币本质不是违法行为,但是存在法律风险,个人拥有不违法,需要注意相关法律限制,进行虚拟货币非法金融活动是违法的,我国对虚拟货币有严格的法律法规,可以参考相关法律。
非法定货币地位
中国法律明确将比特币、艾达币等虚拟货币定义为“网络虚拟财产”或“特殊商品”,不具有法偿性,不能作为货币流通使用。
交易禁令
根据《关于防范代币发行融资风险的公告》(2017年),虚拟货币相关公开交易、发行融资等业务活动属于非法金融活动。
持有与买卖
合法行为:个人持有或私下买卖虚拟货币未被法律明文禁止,但交易风险自行承担,司法案例明确相关损失不受法律保护。
违法情形:若涉及洗钱、非法集资、传销等违法犯罪活动,将面临刑事责任。
司法实践
典型案例:法院对艾达币投资纠纷的判决显示,投资者因“追求高回报轻信宣传”导致的损失需自行承担,诉讼请求通常被驳回。
刑事责任:组织虚拟货币交易平台、代币发行等行为可能构成非法经营罪或诈骗罪。
政策风险
中国持续强化虚拟货币监管,2024年已关闭境内交易所并禁止金融机构提供相关服务,个人通过境外平台交易仍存在账户冻结风险。
财产权益保障
虚拟货币不属于法定财产,司法机关对相关纠纷通常不予立案,维权难度极高。
避免参与公开交易:不通过境内平台或社交群组进行虚拟货币交易。
警惕非法活动:拒绝参与代币发行、挖矿推广等可能涉刑的行为。
风险自担意识:充分认知虚拟货币价格波动剧烈且无法律兜底的特点。
注:以上分析基于现行法律法规及司法实践,政策动态需关注国家网信办、央行等官方渠道更新。
持有与个人交易:个人持有或非营利性转让虚拟货币未被法律明确禁止,但需自担风险且不受法律保护。
技术研发与教育:区块链技术研究、学术讨论等与虚拟货币无直接关联的行为属于合法范畴。
非法金融活动:
经营虚拟货币兑换(法币与虚拟币互换)、充当交易中介(如交易所运营)或提供定价服务均属违法。
参与代币发行融资(ICO)、非法集资、期货交易等行为可能构成非法经营罪或诈骗罪。
洗钱与犯罪工具:利用虚拟货币转移资产、逃避监管或实施赌博、诈骗等活动,将面临刑事处罚。